恒指收涨215点 大市成交收缩
恒指昨日高开59点,报23749,随后大市升势不保,一度转跌158点,低见23531,但低位有买盘支持,大市掉头回升,午后升穿昨早高位,最多升277点,高见23967,重上廿天线,但受制两万四关,尾市回顺。恒指最终收报23905,升215点或0.9%;国指反弹1.2%,报8850;科指回升1.7%,报5736。大市成交2331.08亿元,较上周五3390.9亿元,缩31.3%。
蓝筹汇控(00005)升0.7%;平保(02318)涨1.2%;长和(00001)反弹4.2%;阿里巴巴(09988)升1.6%;腾讯(00700)微升0.3%;美团(03690)上季业绩略差过预期,股价跌1.1%;新东方(09901)跌7.2%,为包尾蓝筹。
恒指两日累泻1081点后,昨日反弹逾200点,重返20天线(处23784),但未能收复两万四及十天线(处24027),科指则反弹1.7%。
陈茂波:将推试验性创新政策促港深人员及资金等流动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一个投资研讨会表示,北部都会区与深圳接壤,将成为粤港两地合作的桥头堡,占地300公顷的创新科技园区,涵盖「河套合作区」,政府将推出试验性质的创新政策,促进香港与深圳的人员、资金、货物、数据,甚至生物样本的流动。陈茂波指出,正积极吸引4个行业的企业落户香港,包括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生命和健康科技、金融科技、先进制造业及新能源,已吸引超过80间企业,将在港投资约600亿美元,创造约2万个就业机会。他称,去年本港银行存款增长7%,目前有逾100间企业正筹备在港上市,预计会筹集约170亿至200亿美元,香港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不断焕发新活力。
内地首两月财政收入跌1.6%
中国财政部公布,今年首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4.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跌1.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万亿元,按年跌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4万亿元,增长2%。首两个月,印花税849亿元,按年增长16.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38亿元,增长58.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744亿元,减少15.7%。首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4.51万亿元,按年增长3.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5242亿元,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9万亿元,增长2.7%。
中国财政部:全方位扩大内需 大力提振消费
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提到2025年要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复杂形势,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年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报告指出,2025年要推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推进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合理安排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政府债券资金预算下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李强:亚洲国家应团结协作 打破阻碍贸易等壁垒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神田真人时称,面对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亚洲国家应加强团结协作,坚持多边主义,努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破阻碍贸易、投资、技术等流通的各种壁垒,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外交部官网刊登新闻稿并引述李强表示,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深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亚洲经济的效率和韧性,更好抵御各类风险,携手实现共同发展。李强说:「中方将担起大国的应有责任,以稳健的经济增长、积极的开放合作为亚洲和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
海螺水泥去年盈利跌25%
海螺水泥(00914)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盈利80.52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减少24.65%,每股盈利1.53元;派末期息0.71元。期内,营业收入910.3亿元,按年下跌35.51%。
星岛去年亏损扩至8425万
星岛(01105)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亏损8425.1万元,每股亏损9.57仙,不派末期息;2023年同期亏损4906.5万元。期内,收入7.77亿元,按年下跌5.21%。
中国太平去年盈利增36%
中国太平(00966)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股东应占盈利84.32亿元,按年增长36.22%;每股盈利2.068元;派末期股息0.35元,升16.67%。该集团表示,盈利增长主因为保险服务业绩及净投资业绩均较去年上升。期内,人寿保险业务溢利突破100亿元,按年增长11.6%;境内财产保险业务溢利8.04亿元,增长8.3倍;再保险业务溢利9.57亿元,增长1.88倍,主要原因为该等业务净投资业绩均较去年上升。期内,保险服务收入1112.68亿元,按年增长3.5%。净投资业绩58.31亿元,扭转2023年亏损局面,主要原因为投资回报较去年上升。
华南城料去年税后亏损逾80亿
华南城(01668)公布,预期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税后亏损介乎约80亿至90亿元。该公司表示,预期亏损主要由于存货减值拨备增加;递延税资产拨回;在建物业的资本化利息减少导致融资成本有所增加;以及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
分析师披露
本报告准确表述了分析员的个人观点。每位分析员声明,不论个人或他/她的有联系者都没有担任该分析员在本报告内评论的上市法团的高级人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法团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涉及的上市法团或其他第三方都没有或同意向分析员或国都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国都香港”)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他利益。
国都香港的成员个别及共同地确认:(i)他们不拥有相等于或高于上市法团市场资本值的1%的财务权益;(ii)他们不涉及有关上市法团证券的做市活动;(iii)他们的雇员或其有联系的个人都没有担任有关上市法团的高级人员;及(iv)他们与有关上市法团之间在过去12 个月内不存在投资银行业务关系。
免责声明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票据的邀请,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特殊需要或个别人士。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国都香港不一定采取任何行动,确保本报告涉及的证券适合个别投资者。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国都香港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国都香港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国都香港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国都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如中英文版本有异,以中文版本为准。